水是实验室常用的良好溶剂,溶解能力强,作各种溶剂和用于洗涤仪器等。随着分析仪器的新发展和广泛应用,对水的质量的要求已成为关键性问题之一,尤其是在食品中药物残留和有害元素的检测方面以及减低实验空白都直接与水的纯净度有密切关系。鉴于目前检验检疫实验室用水的概念不强、制备的纯度低、贮存期间细菌污染严重等情况,本文详细阐述了实验室用水的纯度要求,贮存注意事项等,有利于确保实验数据的科学性和公证性。
1 纯水的技术指标
1.1 实验室用水
外观看,实验室用水目视观察应为无色透明的液体;从级别看,实验室用水的原水一般应为饮用水或适当纯度的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83年制定纯水的纯水标准,将纯水分为三个级别。国内参照ISO纯水标准(1987)制定我国的纯水标准(表1),将适用于化学分析和无机痕量分析等试验用水,其中三级水适用于一般化学分析实验。
表1 一、二、三级实验室用水的技术指标(GB6682-92)
名称
|
一级
|
二级
|
三级
|
PH值范围(25℃)
|
—
|
—
|
5.0~7.5
|
电导率(25℃),ms/cm ≤
|
0.01
|
0.10
|
0.50
|
可氧化物质〔以0计〕,mg/L <
|
—
|
0.08
|
0.4
|
吸光度(254nm,1cm光程) ≤
|
0.001
|
0.01
|
—
|
蒸发残渣(105±2℃), mg/L ≤
|
—
|
1.0
|
2.0
|
可溶性硅〔以S iO2计〕,mg/L <
|
0.01
|
0.02
|
—
|
注:① 由于在一级水、二级水的纯度下,难于测定其真实的pH值,因此,对一级水、二级水的pH值范围不做规定。
② 一级水、二级水的电导率需用新制备的水“在线”测定。
③ 由于在一级水的纯度下,难于测定可氧化物质和蒸发残渣,对其限量不做规定。可用其他条件和制备方法来保证一级水的质量。
1.2 蒸馏水
蒸馏水系指《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所收载的蒸馏水,在该版的凡例二十五条中明确指出,试验用的水,除令有规定外,均系指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由上所知,一般实验室用水不外乎三级水和蒸馏水这两种规格,但计量认证时则要求实验室用水必需按GB6682-92执行,基于此,笔者现将二者做一比较(表2)。可以看出,三级水与蒸馏水在外观、性状方面基本相同,控制的成分是一致的。只是药典中所载的蒸馏水其检验项目较GB6682-92中三级水的项目多而全,这可能是因为蒸馏水除做实验用水外,还因药用的缘故。
表2 三级水与蒸馏水的技术指标的比较
指标名称
|
三级水
|
蒸馏水
|
外观性状
|
无色透明的液体
|
无色澄明的液体无臭无味
|
PH值
|
(25℃)5.0-7.5
|
|
酸碱度
|
|
PH值约4.2-7.2
|
电导率(25℃),ms/cm <
|
0.5
|
|
可氧化物的限度试验mg/L
|
0.4
|
|
易氧化物
|
|
应符合规定
|
氯化物、硫酸盐与钙盐
|
|
应符合规定
|
二氧化碳
|
|
应符合规定
|
氨
|
|
应符合规定
|
不挥发物
|
|
应符合规定
|
重金属
|
|
应符合规定
|
1.3 去离子水
用离子交换法制得的化验用水,常称去离子水或离子交换水。出水水质高于蒸馏水塔蒸馏出的蒸馏水水质,仅含0.01ppm的溶解型溶质(水的电阻率为9.0Ω·㎝)。详见(表3)所列。
表3 去离子水、蒸馏水全分析结果
脱盐水
|
残渣
mg/L
|
Mn7+
mg/L
|
Fe2+
mg/L
|
Cl-
mg/L
|
NO3-
mg/L
|
NH4+
mg/L
|
O2-
mg/L
|
Ca2+
mg/L
|
去离子水
|
8.7
|
0.0
|
0.0
|
2.0
|
0.0
|
0.0
|
0.0
|
0.0
|
蒸馏水
|
10.6
|
0.0
|
0.1
|
2.5
|
0.0
|
0.0
|
0.0
|
0.0
|
1.4 内在关系
三级水可用蒸馏、离子交换法制得;二级水可用多次蒸馏或离子交换等方法制取;一级水可用二级水经过石英设备蒸馏或离子交换混合床处理后再经0.2um微孔滤膜过滤来制取。生产出的蒸馏水和去离子水是否达到了实验室用水的技术指标,必须通过检验才是有力的科学依据。详细试验方法参照《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实验方法》(GB6682-92)执行。
加强对纯水的个各生产工艺程序的科学管理,重视对各工序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严格按操作规程生产,维护生产仪器正常、安全、无污染,有利于产出水的水质在一段时间内的稳定性。